人人都做志愿者 人人都是受益者 天玉鎮(zhèn)“積分制”激發(fā)移風易俗新活力
來源: 吉安新聞網 | 日期: 2022年04月22日 | 制作: 江南 | 新聞熱線: 0791-86849110
“李德貴是村里的移風易俗新典型,獲得15分文明積分。”4月18日,記者在青原區(qū)天玉鎮(zhèn)流坊村,看到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裕龍在對村民李德貴進行獎勵。原來,李德貴家中老人過世,治喪時一切從簡,嚴格按照村規(guī)民約執(zhí)行,該村給他發(fā)放了15分文明積分。
流坊村“巧農夫幫幫團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隊志愿者經常上門宣傳移風易俗,該村也在村口等顯眼位置張貼了村規(guī)民約。經過耳濡目染,李德貴將喪事簡辦牢記在心里,落實在行動中。作為全國文明村鎮(zhèn),天玉鎮(zhèn)積極組織運用積分制、道德評議會、紅白理事會、村規(guī)民約等方式開展移風易俗、破除陳規(guī)陋習活動。
“信用+志愿”相結合,激活文明實踐新動力。“每個月湊夠了積分,我就會到村里的積分兌換超市換一點牙膏、臉盆、肥皂和小孩讀書用的紙筆。”天玉鎮(zhèn)橋上村村民劉慧萍拿著手中的臉盆自豪地說。橋上村將集體經濟的一部分收入用于采購生活用品,搭建專門的信用積分超市,將破除陳規(guī)陋習、紅白事簡辦、志愿服務等內容納入積分設置范圍。村民只要參與村內的志愿公益活動、響應上級政策等,就可以在村委會簽字領取積分,定期換購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。自超市啟用后,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更加高漲。有了積分的正向獎勵機制,該村逐漸形成了村民崇德向善、互幫互助的文明風尚。
“隊伍+品牌”同步推進,開創(chuàng)文明實踐新局面。為更好地促進積分制運行,增強群眾的凝聚力,該鎮(zhèn)打造了“一村一品”志愿服務隊伍,根據(jù)各村的位置和資源設置了側重不同的志愿服務隊伍,自愿加入參與活動的群眾均給予積分獎勵。臨江社區(qū)成立電影放映志愿服務隊,定期播放倡導移風易俗的教育宣導片;邱家村靠近國道,成立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志愿服務隊,定期參與國道衛(wèi)生整治,義務給行動不便的殘疾群眾、老年群眾打掃家中衛(wèi)生;平湖村成立孝老愛親志愿服務隊,志愿者定期在村內的老年活動中心給老人義務剪發(fā)、表演節(jié)目……通過各地志愿服務隊的成立,以志愿積分為手段,吸納了一大批群眾參與活動,形成了人人都做志愿者,人人都是受益者的新局面。
文/謝根秀、彭欣、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曾詩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