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者仁心遇軍人本色 烈焰中托起生命希望

來源:  江南都市報     |    日期:  2025年07月29日     |    制作:  肖琳琪     |    新聞熱線:  0791-86849110

  南昌市民鄒小炎與王順勇救車禍傷者獲全國表彰 他們稱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

  資料圖片:鄒小炎(右)與王順。

  去年4月13日,他們挺身救助車禍受傷司機;今年7月21日,赴京領取榮譽獎狀……一次危急關頭的救援,讓南昌普通市民王順與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(yī)院青年醫(yī)生鄒小炎載譽而歸。兩人因合力救助車禍傷者,榮獲“全國見義勇為模范”稱號。

  7月25日,記者采訪二人時,他們坦言:“相信多數(shù)人遇到類似情況都會伸出援手,社會需要這樣的正能量。”“我們定會珍惜榮譽,繼續(xù)幫助更多人!”王順的話語鏗鏘有力。

  文/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 實習生肖輝艷 胡汕 圖/受訪對象提供

  生死瞬間!兩勇士火海搶人 

  夜幕降臨,在車水馬龍的街頭,一束火光令人避而遠之。兩名男子將受傷的司機拽出駕駛室,瞬間車輛被大火吞沒——這電影般的情景,真實發(fā)生在南昌街頭。

  2024年4月13日晚,南昌市西湖區(qū)桃花南路上,一輛疾馳的SUV失控撞上路邊的交通標志桿,車頭部位隨即起火并冒出濃煙。途經(jīng)此處的鄒小炎立即將車??柯愤叀?ldquo;我是一名醫(yī)生,想都不用想,必須去救人。”回憶當時情景,他表示沒有絲毫猶豫,立即沖向火焰四起的事故車輛。

  鄒小炎回憶,透過敞開的車窗,可見副駕駛位置已燃起明火,司機雙眼緊閉、嘴角滲血,癱倒在駕駛座上。他立即從車窗探身進去,試圖打開車門救出司機。但因車體變形,安全帶無法解開,加之司機體型壯碩,鄒小炎一人難以施救。危急關頭,騎車路過的王順發(fā)現(xiàn)險情,立即上前協(xié)助。二人在火焰即將吞噬駕駛座的前一刻,成功拉開車門、解開安全帶,合力將司機救出。就在他們將傷者轉移至安全區(qū)域時,事故車輛突然爆炸,整個車身瞬間被大火吞沒。

  “當時一人抬頭,一人抬腳。傷者體型壯實,我們很擔心無法及時救出,特別是看到火勢越來越猛。”王順回憶道。事后消防人員表示,傷者非常幸運,救援人員搶在死神之前將其安全撤離,“當時車輛隨時可能爆炸”。

  醫(yī)者仁心:救人就是本能 

  冒著爆燃危險沖在一線救人的兩位勇士,其壯舉令人欽佩,但他們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
  事后,鄒小炎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看到車輛冒煙時,我就判斷司機肯定失去意識了。當時只想盡快把人救出來,救人比什么都重要,再晚可能就來不及了!”他強調(diào),這正是一名醫(yī)者的職責所在。在他看來,醫(yī)生的天職不僅體現(xiàn)在手術臺上和病房里,更應將“救死扶傷”的信念貫穿于生活的每個細節(jié)。

  據(jù)了解,鄒小炎是南昌大學口腔醫(yī)學院培養(yǎng)的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,現(xiàn)已成為一名口腔醫(yī)師。自18歲踏入醫(yī)學殿堂起,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好醫(yī)生。近10年的執(zhí)業(yè)生涯中,他已為超過1萬人次患者提供服務。針對牙周病高發(fā)與公眾認知不足的現(xiàn)狀,鄒小炎不僅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,還主動協(xié)助轉診,甚至犧牲休息時間加班診療,充分展現(xiàn)了醫(yī)者仁心。除臨床工作外,他還致力于教學工作,在臨床帶教中傾囊相授。業(yè)余時間,他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和網(wǎng)絡健康科普,向社區(qū)居民和網(wǎng)友傳播口腔健康知識。

  7月21日,第十五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在京舉行。由于工作繁忙無法赴京領獎,他的榮譽證書是王順代為領取的。

  退伍軍人:這是子弟兵的本分 

  從北京載譽歸來的王順,從一名普通市民成長為見義勇為模范,但他始終認為:“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!”

  “如果晚了一秒,后果不堪設想!”王順說,自己在救人時只是拉了一把,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,卻意外收獲了各類榮譽證書,更有幸進京領回這份沉甸甸的榮譽。

  “我當過兵,部隊教導我們,人民子弟兵就是要保護人民群眾。只要群眾有困難,軍人就必須沖鋒在前。更何況,我還是一名黨員,人民的困難高于一切!”王順始終牢記著軍人的信條。

  “幫助別人,自己也很快樂!”王順說道。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,他記得大兒子曾告訴他,同學們在地鐵電視上看到王順的救人事跡后,都對這位英雄爸爸充滿好奇。為此,王順多次走進孩子學校和附近社區(qū)進行宣講。“分享我的故事,就是為了傳遞社會正能量。如果每個人都能多傳遞一些正能量,世界將更加美好,我們的生活也會充滿希望!”王順表示。

  值班編輯:傅藍天

  值班審核:周艷華

  值班編委:朱曉暉



一鍵分享